70%患者确诊已经是晚期!为什么肝癌总是难以察觉
2893
2023-04-15 09:33:41
来源:肝病同全程管理 作者:爱肝一生
在我们的印象中,得了癌症会疼痛难忍,然而这种死亡率高居世界第二的癌症,全中国近一亿多人都是高危人群,哪怕到了晚期都可能没有任何症状。
2021年,“黄金配角”演员吴孟达和音乐人赵英俊皆因肝癌去世;2019年香港演员李兆基,就是因肝癌扩散至肺部去世;2018年9月,54岁的臧天朔因肝癌去世……
一幕幕肝癌患者去世的悲剧不断上演,我们怎么能避免肝病对我们的侵蚀呢?
肝癌之所以如此可怕,除了本身难以治愈以外,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:大约70%的患者在确诊时就已经是中晚期了,从而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机。
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署2020年12月发布了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,原发性肝癌发病率居恶性肿瘤第6位,新增90.6万例;死亡率居第3位[1]。
不仅仅是全球一半以上新发的肝癌在中国,肝癌的致死率也堪忧。
为什么我们肝癌高发,也许离不开以下几点。
中国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约为8600万人,临床上约86%的肝癌患者是由于乙肝病毒导致的肝硬化,最后导致肝癌。
其他是由于感染丙肝、长期酗酒、脂肪肝及自身免疫性肝病等原因所致的肝硬化,然后形成的肝癌。
临床上肝癌病人主要经历急性肝炎/慢性肝炎-肝硬化-肝癌的发病过程。
虽然肝癌不传染,但肝癌致病因素乙肝病毒可以通过血液、性和母婴等方式传播。
肝癌在一开始的时候,往往没有什么典型的症状,尤其是有基础肝脏疾病的患者,容易被基础肝病症状掩盖。
所以,大约有70%-80%的患者在确诊为肝癌的时候均是中晚期,也失去了手术或其它局部治疗的最佳时机。
《中国脂肪肝治疗指南(科普版)》显示,我国成人脂肪肝患病率已经达到12.5%-35.4%,脂肪肝已经成为我国第一大肝脏疾病。
需要注意的是,瘦子也可能得脂肪肝。脂肪肝与脂肪摄入有一定关系,但并不绝对,造成脂肪肝的最主要原因是代谢的问题。 不少人以为少吃就会减少脂肪摄入,并以此来改善脂肪肝的情况,这也是一个误区。
少吃会导致蛋白质摄入的减少,以致甘油三酯积存在肝内,从而形成脂肪肝。 吃得少非但改善不了脂肪肝,反而有可能导致脂肪肝越来越严重。这也是瘦人得脂肪肝最重要的原因。
一个正常人的肝脏,70%的肝脏细胞损坏掉了还能够存活,只保留30%有效的肝细胞就能维持人正常工作。
有时候即使体内有十厘米的癌,患者也不会有任何的不适。
除了高危人群定期进行筛查以外,作为普通人,日常生活中如果想要预防肝癌,关键在于针对肝癌发病的危险因素采取对应措施,下面这四件事希望大家都能重视。
对于没有感染乙肝病毒的人群,应该及时接种乙肝疫苗;对于携带肝炎病毒的人群,需要定期检测乙肝病毒的水平,并进行对应抗病毒治疗。
长期大量饮酒会导致肝硬化,进而发展成肝癌,建议适量饮酒,最好是不喝酒。
吸烟也会增加罹患癌症的风险,因此戒烟不管对于自己还是家人的健康都是很大帮助的。
肥胖的人更容易出现脂肪肝和糖尿病,而这两者都与肝癌有关。
比如避免食用霉变的食品,发霉的食物含有强致癌物黄曲霉毒素,特别是花生、红薯、甘蔗等。
早期肝癌很难查出来,因为肝癌在早期没有什么明显的症状,所以我们日常生活也就很难发现,对于肝癌的早期检测,我们是不是就没有办法了呢?医生建议大家可以选择B超和甲胎蛋白两个检测项目,这两个项目联合监测可以有效地增加肝癌的早期检出率。
它是临床肝癌的首选诊断方式,因为它本身属于无创、无辐射的检查手段,既不会给患者的身体造成伤害,且操作也非常简单、价格较低。
通过B超检查,能够筛查出肝脏肿瘤的大小、形态、位置、癌栓等,诊断率高达90%左右。不过,B超容易受到检查者经验、手法和细致程度的影响,也受患者肥胖的影响。
血清AFP是目前诊断肝癌和疗效监测常用且重要的指标。血清 AFP≥400 μg/L,在排除妊娠、慢性或活动性肝病、生殖腺胚胎源性肿瘤及消化道肿瘤后,高度提示肝癌;而血清AFP轻度升高者,应结合影像学检查或进行动态观察,并与肝功能变化对比分析 ,有助于诊断 。
AFP水平与肿瘤大小有关,部分良性肝病、肝母细胞瘤和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血清AFP也会升高。因此,AFP与腹部超声联合检查,可提高肝细胞癌诊断的灵敏度。
早期肝癌的发现虽然比较难,但是我们如果能知晓更多肝癌的病因、常见症状、高危人群等,能定期进行肝癌相关的检查,同时改善生活方式,就能最大程度远离肝癌,有效做好肝癌的早防早治。
1.Latest global cancer data:Cancer burden rises to 19.3 million new cases and 10.0 million cancer deaths in 2020[J]. IARC.2020.2.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. 原发性肝癌二级预防共识(2021年版) [J]. 临床肝胆病杂志, 2021, 37(3): 532-542. DOI: 10.3969/j.issn.1001-5256.2021.03.008.